时间:2018-07-28 12:04:53
9月底,为期5天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福建福州举办,期间,多场专业论坛聚焦电影产业的跨行业融合发展,围绕电影全产业链深入探讨了“+”时代的电影新动态和新方向。
互联网全面渗透电影营销
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9月8日,2015年国内累计上映新片256部,总票房累计300.27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46.78%,已超越2014年全年票房的296.39亿元。令人欣喜的是,国产片成为今年票房的最大票源,被称为“暑期档三巨头”的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、《捉妖记》、《煎饼侠》三片的票房高达45.5亿元——超过了2008年内地全年票房(43.41亿元)。
一连串成绩的背后是互联网与电影产业日益深入的融合。在“电影营销新观察”论坛上,艺恩研究总监袁琳结合暑期档大盘及《捉妖记》中的电影营销新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。“《捉妖记》填补了近两年暑期档魔幻类题材电影的空白,并将影片定位于合家欢,精准有效地覆盖了各目标群体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”袁琳说。
对于互联网在该片整体营销中起到的作用,袁琳认为,从制作、发行到营销、票务,都有互联网进行有效穿插布局的印记——从制作方看,《捉妖记》的主要方是安乐影业,蓝色星空、腾讯视频等作为参投方;从营销上看,《捉妖记》与伯乐营销公司合作,充分利用了剧本故事、角色、特效、导演以及主演白百合等话题,为影片快速聚集起口碑,并借助腾讯视频的流量进行大面积宣传;从票务合作看,猫眼电影、淘宝电影、大众点评、微票儿等在线票务平台共同参与,最大范围覆盖了观影群体。
通过对比“暑期档三巨头”的营销数据,袁琳注意到,微信公众号、微博所发布的营销稿件数量明显超过传统门户网站和平面,这反映出电影发行方对社交媒体传播力度的认可,并在传播渠道上将其列为必选项。
有业内人士指出,国产电影生产的工业化流程——从前期的受众定位到内容制作、发行营销再到后期票务销售、衍生品设计销售、续集开发,一系列可复制方案正逐渐成熟,而针对电影营销的符合互联网传播特性的产品思维也正在形成。
“要资本更要资源,将成为未来电影项目选择合作方的重要标准。”袁琳表示,拥有终端资源、媒体资源、技术资源、渠道资源的参与方,将为电影项目市场竞争提供有效保障;资源联动则体现在产业流程各环节相互渗入,发行与营销、营销与销售可能同时完成,并相互促进。